心理学最佳入门「pdf-epub-mobi-txt-azw3」

image.png

书名:心理学最佳入门(原书第5版)

作者:桑德拉·切卡莱丽

标签:-SanQiu.mobi

格式:EPUB

路径:点击打开

出版: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分类:桑德拉·切卡莱丽

Title sort:心理学最佳入门(原书第5版)

日期:30 11月 2022

uuid:42da50ca-c2e0-4c2f-b292-4499be919c89

id:1990

出版日期:8月 2022

修改日期:30 11月 2022

大小:12.56MB

语言:中文

最著名的归因偏见是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指人们在观察他人行为时,高估了个体内在特质对行为的影响、低估了环境影响的倾向。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使用情境归因而不是本性归因的倾向被称为行为人-观察者偏见,因为我们是行为人,不是观察者。换句话说,人们倾向于根据对象是什么人来解释他人的行为,而非寻找外在的原因,比如社会影响和情境(Blanchard-Fields et al.,2007;Harman,1999;Jones & Harris,1967;Leclerc & Hess,2007;Weiner,1985)。又比如,听说了米尔格拉姆“电击”实验的人们倾向于认为实验中的“教师”有问题,而不是在情境中解释他们的行为。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为什么不用外部原因解释别人的行为?

人们观察自己时,非常清楚情境对自己行为的影响。比如,迟到的约翰确实是开车去上班的,他知道交通堵塞和汽车故障是他迟到的原因——毕竟他就是当事人。但是其他观察约翰行为的人并没有机会看到所有可能的情境影响,只有约翰本人可以关注,因此会认为约翰迟到是其内在人格缺陷造成的。

其他研究表明,当学生有机会对作弊行为进行归因时,他们会产生基本归因错误和行为人-观察者偏见:其他人作弊是因为他们不诚实,但自己作弊则会被归因为情境(Bogle,2000)。

能够减少这种犯错的倾向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一种策略是,留意有多少人正在做同样的事。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学生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是同一个学生屡次迟到,可以认为这个学生不守时,这是本性归因。如果许多学生都迟到了,假设就应该改成“一定是哪儿出了问题”,这是情境归因。换句话说,如果很多人都这么做,很可能是外部因素导致的。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