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精选集「pdf-epub-mobi-txt-azw3」

blob.png

书名:牛津通识读本精选集(第二辑,42册)(牛津大学出版社看家项目,《纽约客》《时代》盛赞的新型知识百科,林毅夫、李银河、林达等做序推荐)

作者:丹尼尔·M.海布伦

格式:pdf-epub-mobi-txt-azw3

出版: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2月 2020

大小:32.34MB

语言:中文

如果说许多浪漫主义者把《圣经》当作文学作品,那么他们也把教会当作艺术。谢林、诺瓦利斯、瓦肯罗德和蒂克均发现天主教教会的礼拜仪式是与其教义截然不同的宗教灵感的来源。夏多布里昂在长篇巨作《基督教真谛》(1802)中对基督教的文学和艺术进行了阐述,所用篇幅远远超过其对教义的阐述。他写道:“你不可能进入一座哥特式教堂而感觉不到一种战栗和一种模糊的神性。”就是这种战栗吸引着夏多布里昂和许多其他对其做出回应的人。这种战栗是一种美学魅力,一种崇高的震颤,一种对古老神秘事物的默默尊重,一种对信仰时代的怀念。年轻的泰奥菲尔·戈蒂耶在他的《十四行诗Ⅰ》(1830)中精确地捕捉到了后宗教灵魂中温柔的忧郁:“漆黑的教堂,窗户微微发亮/西方的太阳燃烧起来,渐渐消失”,诗歌的开篇如是写道,就像是为弗里德里希画作所写的说明;“一个逝去时代的珍贵遗迹,/只有拱顶在蔚蓝的天空中留下黑色的印记”。教堂的钟声似乎从高处传来,“而诗人坐在岸边,挨着海浪,/听着阵阵短促的声音,声音好似飘浮在梦中,/他悲伤地凝视着天空,回忆着”。他到底在回忆什么,这只能靠我们的遐想,但我们一定会想起柏拉图的回忆说,就如高处传来的钟声让诗人想起从前那一去不复返的日子。

浪漫主义团体或圈子往往将自己当作信徒或是虔诚的会友。一个多世纪以来,巴黎的作家、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受邀参加一两个定期沙龙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沙龙通常由贵族女性主办。但是,19世纪时,作家们自己主办了数个沙龙,这些沙龙通常以某种杂志为中心,如1823—1824年间由德尚兄弟主编的《法兰西缪斯》杂志。最出名的要数几年后由维克多·雨果和夏尔–奥古斯丁·圣伯夫组建的小圈子,雨果的住宅成为他们的聚会地,该圈子后被称为“文社”(Cénacle)。“文社”一词出自拉丁语词“cenaculum”,意为“餐厅”或“旅馆楼上的房间”;用于拉丁文《圣经》时,指的是耶稣及其门徒聚会的地方。圣伯夫在《文社》(1829)一诗中进行了极其鲜明的对比。曾经

一些圣徒,晚间聚集

在圣厅,只有几个跪在地上,谈论着

伟大的神迹,他们

团结一致,深信不疑,坚定地相信天使的信仰,

火舌改变方向,在他们上空盘旋——

一个奇怪的神谕。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