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回头「pdf-epub-mobi-txt-azw3」

blob.png

书名:鸢回头(刀尔登全新散文集,谈谈孔子,谈谈老庄。 犀利畅快,识见敏锐,解读古典思想的伟大之处和缺陷所在)

作者:刀尔登

格式:EPUB

出版日期:6月 2020

大小:0.24MB

语言:中文

晚唐王棨,写过一篇《蟭螟巢蚊睫赋》。蟭螟是传说中的小虫,能住在蚊子的睫毛上,以极言其小。文章里有两句很有意思的话,“未能鹊起,安肯虫疑”,意思是说,自己不能君临尘俗(比如,像李白向往的那样),哪还好意思嘲笑平凡的生活呢?王棨引入《齐物论》的思想,说虽有小大之异,论到本分上,大小、物我何尝有什么分别,所以“似菌朝生,不羡千春之寿;如蜩秋起,无惭六月之图”。

朝菌、蜩鸟,以及斥,都是《逍遥游》首章里的小动物。庄子将它们与大鹏对比,不是因为它们体格之小,而是心志之狭:“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真正的差异在于何为南冥,何为蓬蒿,在李白为云霄者,在庄子大概只能算是泥涂。

后世批评庄子,主要是说他在人间事务、日用伦理上的相对和虚无,把世间的规矩都坏掉了,如《胠箧》篇里说的“绝圣弃知”,如《养生主》里提倡的“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这些批评,有一半至今有效,因为只要承认我们从同类以及先人那里无可避免地得到种种好处,自己事事不出头,一味全身远祸,难道不算搭便车?难道一句“此亦彼亦”就可以心安?如真能像“真人”那样远走高飞,两不相欠,自然好,自然没有挂碍,然而有人实现过吗?庄子的理想或空想,本身是美丽的,然而拿来当成机会主义的遁词,真是充分的吗?张衡说,“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诚然是也,然而古往今来为得失荣辱吵翻了天,不就是因为人不但不能置身物外,连置身事外也做不到吗?

无效的一半,是庄子之所以主张抛弃现有的规范,一部分原因在于这里规范被强者污染,已经不堪用了。《胠箧》中说,“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总有些时候,人会发现价值失去了表达,而这只差一丁点,就等同于失去价值了。阮籍曾经写道:

克己以为人者,廓外之仁也;窃其雉经者,亡家之子也;刳腹割肌者,乱国之臣也;曜菁华被沆瀣者,昏世之士也;履霜露蒙尘埃者,贪冒之民也;洁己以尤世,修身以明洿者,诽谤之属也。

在这样的时代,当你赞颂美好之物时,会意外地看到你不想让他微笑的人脸上的笑容;抨击邪恶时,又误在你所同情的人心中引出哀伤。于进退两难之际,在古代,人们是会想起庄子的。

前面提到的篇名本于“鹪螟巢于蚊睫”,出自晋朝张华的《鹪鹩赋》。庄子《逍遥游》里假许由之口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意思是说,我过我的小日子,至于天下如何,我不感兴趣。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