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皇权与世家(pdf+epub+mobi+txt+azw3)

1.jpg

第五章 论乾隆朝初期之满党与汉党

前 言

过去研究清代史的学者,向来重视官方史料,如《清实录》、《东华录》、《十朝圣训》,以及近年来陆续出版的《宫中档朱批奏折》、《起居注》和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等。这些史料诚然是研究上重要依据,但也有些遗漏,譬如对政治派别的记载上,官方所能提供信息是相当有限的。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往往建立在亲属、姻戚,和门生故旧的基础上。要了解政治圈的人际网络,必须借助族谱中有关仕宦和婚姻的记录,所以族谱的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其他史料像年谱、墓志铭、士人诗文集等,亦为研究政治人物相当有用的资料。本文拟探讨的家族与政治问题,即借助这方面的资料,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桐城张氏宗谱》、《鄂尔泰年谱》、《张廷玉年谱》、《随园诗话》、《清诗纪事》和《清代传记丛刊》等史料,再配合清代官方史料如《清实录》、《宫中档朱批奏折》、《起居注》和内阁大库所藏《明清档案》等,来探讨乾隆初期的政治和党争。


乾隆初期党争的两位核心人物是鄂尔泰和张廷玉。由于雍正去世前,已替乾隆安排好诸位辅臣,包括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鄂尔泰、张廷玉,都是雍正的旧人。在这些协办总理事务大臣中鄂尔泰与张廷玉各立门户,乾隆初即位时常引雍正之朋党论,告诫诸臣不可挟党营私。当时以鄂尔泰为首的称“满党”,他本身兼资文武才华,而又能礼遇满汉士大夫有学行者。而张廷玉历事康雍乾三朝,张氏子弟登仕版者,有张廷璐等十九人,姻娅如姚氏等,仕宦者达数十人,加上门生故旧,蔚为“汉党”。因此,两股政治势力的形成可以说是以两个家族为中心,结合姻亲、门生等复杂的社会关系。


乾隆皇帝向来喜欢独揽大权,对结党的大臣表面上赞扬他们辅佐之功,暗地里鼓励言官纠弹他们,打击两党的势力,以免妨碍皇帝的权威。从乾隆三年(1738)迄二十年(1755)止,乾隆皇帝屡次对鄂尔泰党人兴师问罪。先是乾隆六年(1741)的仲永檀案,接着十三年(1748)又有张广泗事件,至二十年(1755)发起“胡中藻”案之文字狱。乾隆皇帝为处决攀援鄂尔泰门户的胡中藻,假借文字狱名目来打击满党,似乎前所未有。究竟鄂尔泰诸人为何令皇帝如此深恶痛绝?而相对的,当朝臣弹劾张廷玉时,乾隆帝都采取宽容态度,以致“其后当国者皆奉廷玉为师范,衣钵相传,迄清末而风未没”。 ⑴


本文拟以满汉两党的领袖——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人为研究核心,讨论他们的家庭背景、门生故旧及性格思想等。其次,讨论乾隆皇帝如何铲除鄂尔泰的两股势力,即文臣与武将势力。最后,探讨乾隆帝对张廷玉及其门生故旧的态度,当类似的文字狱案发生在张廷玉的姻亲朱荃身上时,张廷玉并不受株连。如果按照传统对文字狱的解释,起因于满汉文化的冲突,或认为清朝统治者对汉族采残酷压制手段, ⑵ 那么以张廷玉为首的汉党势力应受严重打击,为何皇帝会特别宽宥他们?本文为了解满汉两党权势消长,在此扬弃过去对文字狱的解释,从伸张皇权的角度来观察乾隆皇帝如何运用睿智来消弭朋党,以避免步上明末党争之祸害。


声明:

推书365展示内容收集于网络,仅用于免费的知识分享交流和学习!版权归出版方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包容!

如果您喜欢本站推荐书籍等资源,请支持购买正版,谢谢合作!